人才培养
序号 | 年份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负责人及团队成员 |
1 | 2012年 | 新媒体时代新闻实践教学创新 | 校级一等 | 王荔、柳喆俊、黎小锋、薛航、吴菁 |
2 | 2012年 | 交互媒体系列课程体系建设 | 校级二等 | 闫凯蕾、梁英 |
3 | 2012年 | 跨界与融合语境下的新媒体艺术实践教学研究 | 校级二等 | 王冬冬、方红峰、任玲玲、吴小庆、黄泽蓉 |
4 | 2012年 | 上海电影集团调研报告 | 校级鼓励 | 秦川、张小平 |
5 | 2015年 | 基于建构主义的影视创作能力塑造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 校级二等 | 王冬冬、李巍、钱正、覃文忠、张艳丽、张娣、梁英、董逸、王伊达、朱洋、海力洪、薛航 |
6 | 2015年 | 音乐艺术概论 | 校级三等 | 董华、金云水、方红峰、柳喆俊 |
7 | 2017年 | 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上海市一等 | 张伟平、赵宪忠、张艳丽、严长征、石雪、陈建兵、孙利民、熊海贝、张雨、苏静 |
8 | 2017年 | 将立德树人贯穿艺术专业教育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 校级一等 | 王冬冬、李 巍、钱 正、覃文忠、张艳丽、张娣、梁英、董 逸、王伊达、朱洋、海力洪、薛航 |
9 | 2017年 | “王”字型传媒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架构与实践 | 校级二等 | 董华 |
10 | 2017年 | 基于产学合作的媒介融合的内容生产人才培养的学习型平台设计 | 校级三等 | 王冬冬 |
11 | 2019129 | 《交互设计》系列教材、物理教具及网络课程开发 | 校级三等 | 由芳、王建民 |
12 | 2019022 | 多学科融合的地点营造本研一体化培养实践 | 校级一等 | 王冬冬、朱骏、韩亚辉、陈功、许嘉城 |
13 | 2019127 | 基于学科竞赛的多媒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 校级三等 | 方红峰 |
14 | 2019067 | 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传媒创作人才培养的“学习型”平台建设与实践 | 校级二等 | 李麟学、王冬冬、柳珊、赵文梁、梁英、方红峰、周晓蕊、卞清、任玲玲、陈功 |
15 | 2019130 | 戏剧艺术中“诗画身体”训练方法的构建研究 | 校级三等奖 | 魏亮、陈城、钱正、覃文忠、李睿 |
16 | 2019126 | 戏剧影视台词艺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方法创新 | 校级三等奖 | 饶丹云 |
17 | 2019128 | 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四维”立德树人专业教学实践探索 | 校级三等奖 | 王冬冬、李巍、钱正、李睿、梁英、鞠薇、海力洪、赵文梁、秦川、董逸 |
18 | 2021年 | “双一流”战略视域下综合类大学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 | 校级特等奖 | 吴广明、张艳丽、李巍、钱正、顾旭峰、秦川、董逸、王伊达、周彬、许嘉城、甘露顺、梁英 |
19 | 2021年 | “教演学研”的进阶式音乐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 校级一等奖 | 秦川、李巍、梁英、瞿辛佳、王伊达 |
20 | 2021年 | 多学科融合的“政产学研”多元协同的地点营造本研一体化培养实践 | 校级二等奖 | 王冬冬、陈宇光、李睿、梁英、彭婧、赵文梁、朱骏、石婧、周彬、扈龑喆 |
21 | 2021年 | “一体两翼·三维相济·四位协同”的媒介融合传播人才产学研创培养模式实践 | 校级三等奖 | 王冬冬、梁英、方红峰、赵文梁、朱骏、海力洪、任玲玲、于智毅 |
22 | 2021年 | 跨学科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与实践 | 校级三等奖 | 金云水、刘芸、王建民、廖莎莎、方红峰 |
23 | 2021年 | “一体两翼、知行合一”思政实践创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校级三等奖 | 梅明丽、鲁普及、张艳丽、周宏武 |
24 | 2021年 |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成果 | 校级三等奖 | 徐翔、陈青文 |
25 | 2021年 | “知情意行”进阶式美育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周芷如、唐志宇、徐岩松、钱正、同沫宇 |
26 | 2022年 | 固本外拓,交融共济的表演艺术人才培养 体系创新与实践 | 上海市二等奖 | 吴广明、张艳丽、李巍、钱正、秦川、董逸、 王伊达、周彬、许嘉城、甘露顺 |
27 | 2022 | 大先生·大师剧·大课堂上海高校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十年探索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高德毅、谢巍、曹荣瑞、陆军、何小青、陈尚君、王伟明、钱正、顾红亮、刘淑慧、胡敏、孙跃东、张峰、王晓骊、祁明、赵文华、李世涛、徐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