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与全球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为促进智能传播与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新加坡高校共同举办2025“健康智能传播”国际研究生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健康智能传播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实践探索,欢迎我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围绕智能媒介设计、健康传播等相关方向,开展(并不限于)以下主题的研究,并提交论文摘要:
在线医疗场景下的健康传播创新
食品与营养领域的健康智能传播
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智能传播技术发展
智能传播背景下的健康设计
数智化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心理健康
智能媒介与生活方式健康干预
智能技术赋能社区治理中的健康教育
智能环境下健康传播的伦理与规制
AI背景下的健康大数据研究
AI环境下的弱势人群健康支持
【会议目标】
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同济大学与新加坡高校在健康智能传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展示我校在健康智能传播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成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推动健康智能传播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为解决全球健康传播难题贡献智慧。
为研究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提升其学术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会议预计举办时间】
2025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间举办
【会议地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承办单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学术期刊支持:《HealthCommunication》(SSCI)
【初拟议程】
第一天:开幕式与主旨报告
09:00-09:30开幕式及致辞
09:30-11:30主旨报告(将邀请国内外健康智能传播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
14:00-17:00研究生论坛
第二天:
09:30-11:30分论坛
14:00-17:00分论坛
【会议资助与奖励】
资助:提供参会研究生的国际旅费,如交通费、住宿费、签证费、保险费等资助(不含餐饮及个人购物消费),在11月20日前提交一份8000字英文论文全文并通过组委会审核后,相关费用可按规定报销。
奖励:设立优秀论文奖,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荐研究生论文进入国际期刊投稿,优秀推荐至《智能传播》《媒介文化批评》等刊物。
【论文征集与评审】
2025年9月2日:发布会议通知和投稿摘要征集启事,启动研究生预报名。拟参会学生自行申请办理个人护照,已有护照学生需确认护照有效期大于6个月。
2025年9月上旬-10月上旬,申请办理护照、校内行政审批、签证申领。
2025年9月16日:提交中文个人简历和500字中英文论文摘要(格式参考APA 7th)。提交链接:https://send2me.cn/KDLgKv1V/Q8y-JgtnTqnDeA
2025年9月20日:确定论文录用名单,并通知参会研究生。
2025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参会学生根据主办方反馈建议,提交上会的口头报告PPT,参会学生在新加坡开展会议口头报告(格式参考APA 7th)。
2025年11月25日:向主办方提交不少于8000字英文论文全文(格式参考APA 7th)。提交链接:https://send2me.cn/Z-uZDIle/StiXqQvlgQzsUw
【学术召集人】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GCA全球中国学术院(英国)院士,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高级访问学者,法国总统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巴黎建筑学院访问交流,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Graham Wills访问教授。其“自然系统建构”的建筑哲学与创造性实践,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出色诠释者之一,他也是“杨浦滨江对标国际城市,打造世界一流滨水区”的主要推动者。
陈静茜: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Health Communication》(SSCI)客座编辑。研究专长为智能媒体与社会,研究议题聚焦智能媒体背景下的健康传播及城市传播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发起教育部直属新闻传播学科唯一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现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会议联系】
会议联系人:陈老师
邮箱:jingxi_chen@tongji.edu.cn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健康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