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LIU Shan

柳珊


学位

博士

所属部门

广播电视学

研究领域

新型传播与社会发展

职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研究方向

媒介文化研究

邮箱:cliushan@163.com

手机号码:


教育经历


1.2000.7-2002.7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1997.7-2000.7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3.1994.7-1997.7  福建厦门大学中文系文艺美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4.1989.7-1992.7  湖南怀化学院中文系专业  学生  




工作经历

200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出站

2002.7-至今,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1-2009.3:香港城市大学媒体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9.3-2009.9: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媒体学院访问学者

2013.7-2013.8,同济大学-美国太平洋大学首届“中美人文社科工作坊”研究员

2015.8-2016.8:美国犹他大学传播系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学术简历

一.主要项目

12004年,同济大学文科建设项目,《近代文学与近代小说》,已完成,主要负责人。

22005年,同济大学本科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传播学概论》,主要负责人。

3.2005年,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电视受众理论研究》(05DC104),主要负责人。已完成,结项结论为优

4.2005年,同济大学十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新闻评论写作教程”(0600104),主要负责人。

5.《受众接收中的国家认同研究》,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

6.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攻关项目,当代艺术实践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战略研究,主要参与人,12JZD015

二.发表论文

1.《缺乏审美激情的文学批评》,《文学世界》1998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5期摘录。

2.《前夜的涌动——民初小说观念的转变》,《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3.《〈小说月报〉是鸳鸯蝴蝶派刊物吗?》,《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4.《阐释者的魅力——论严歌苓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5期转载。选入黄万华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5月版。

5.《一种期待:空虚之后的丰富》,《文学世界》1998年第5期。

6.《舒芜的回归》,《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2期。

7.《我本楚狂人——记陈子展先生》,《书屋》200010月。

8.《立足于民间的人文精神追求》,《南方文坛》1998年第3期。

9.《众声喧哗中的〈笑傲江湖〉》,《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10.《受众心理机制与广告劝服效果》,第二作者,《现代传播》2002年第1  期。

11.《浅析中国传媒投资热潮》,第二作者,《中国报业》,2002年第1期。

12.《民初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开端与终结--现代文学史分期论集》,复旦大学20028月版。

13.《电视剧、文化与传播新技术》,《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4.《<对党内监督条例>中舆论监督条文的解读》,第一作者,《中国舆论监督报告》(20032004),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5.《公共领域的艰难构建——中国情景喜剧分析》,《艺术广角》,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16.《基于内容的传播模式构想》,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7.《传播技术视野下的中国新闻改革》,《新闻大学》2006年冬季号,《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传播》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传媒格局变革中主流媒体的战略选择》,《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19.《“批判型受众”的培养》,《新闻大学》2008年秋季号。

20.《观察美国大选》,《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1

21.《小说月报与商务印书馆》,《张元济研究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22.<文人论政>在新闻史上的意义》,《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2期。

23.《严独鹤言论思想与风格》,《新闻记者》2010年第4期。

24. 《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的使命——文明建设与大国治理》(青年学者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级的文化认同》(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社会学刊》2010年总第14期)

26.《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剧名著改编》,《文化产业导刊》,2011年第2期。CN11-5860/F

27.《马克思 韦伯的新闻观》,《国际新闻界》201103期。

28.《建国大业的受众市场分析》,《文化产业导刊》,2011年第7

29.《从奸商到民营企业家——<人民日报>60年来中私营企业主形象变迁》,《同济大学学报》2012年第3

30.《超越孤独:微信公众号里的个人公共生活》,《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9日全文转载

31.《作为“科技商品”的整容——论现代整容议题中的科技与人》,《嘉应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人。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2.《“外在弱势感”与“内在强自尊”——新媒介环境下21世纪中国地下嘻哈族的情感结构分析》柳珊、宋佳芸,2019年《媒介批评》第9

33.《文化布道者与权利践行者》,《新闻大学》(C刊,本学科四大期刊之一)2021年第5期封面文章

三.主要著作

1.《二十世纪的战争》,合著,第一作者,20万字,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2.《蝉蜕——苏雪林小说选》,编选,20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网络时评》,编著,约20万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7月出版。

4.《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译著,第一译者,25万字,新华出版社20026月版。

5《在历史缝隙中挣扎——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研究》,专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7.5万字,200412月,获2005200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6.《当代新闻评论》,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8万字,20078月版。

四.主要社会兼职

1.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分委员会理事

2. 美国CSMC(critical studies of media culture)期刊(SSCI检索)匿名审稿人  

3.教育部学位委员会评审专家

4.《媒介批评》杂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课堂


1.本科专业课程:《传播学基础》、《项目教学》、《毕业实习》、《媒介文化专题》

2.研究生课程:《媒介文化研究》、《受众调查与分析》、《新型传播与社会发展》(方向课程)

《媒介文化专题》,上海课程思政领航课程,同济大学重点课程

《媒介文化研究》,同济大学“立德树人”示范课程,同济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建设课程





获奖成果


2005年,《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创新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排名第四),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著作类三等奖,唯一作者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2006)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2007)优秀论文奖,唯一作者

第十四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视频广告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21

同济大学首届(200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个人优胜奖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2006/2007/2009/2012/2017年)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新媒体时代新闻实践教学创新》,2014年,排名第2

同济大学名课优师(第二期),201512

新闻传播学教学成果项目三等奖《学习型平台建设与实践中的融媒体内容生产人才培养》,201811

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22